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快报 > 州内新闻
 
海南州坚持“五个结合”推进沙化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
bet36365备用网址:http://www.gldali.com    来源:    创建时间:2018/5/9 15:51:08    

  近年来,海南州始终把“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”作为重大政治责任,大力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立州战略,始终坚持“五个结合”,推进沙化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“十ニ五”以来,共投资1.2亿元,完成防沙治沙94万亩,封沙育林草69万面,固沙压沙1.51万面。截至“十二五”末,全州沙化土地治理率达23.37%,较“十一五”末提高11.17个百分点。

  一、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,凝聚强大合力。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,把沙化治理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、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。严格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》,认真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》,坚持政府主导、全社会参与的治沙方针,成立以州、县、乡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沙治沙工作领导小组,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,并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,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。积极动员农牧民群众、干部职工、个体工商户、宗教人士和社会组织、企业参与治沙造林,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、群众主动参与、共同治理沙化土地的工作格局。共和县制定“十三五”防沙治沙规划和年度治沙造林计划,将沙化治理工作纳入乡镇、部门实绩考核范围,以考促治,推进工作落到实处。贵南县扎实开展军民共建万亩治沙造林活动,组织全县上万名干部群众,联合省军区独立团、二炮、海南州军分区1700余名官兵,完成人工造林3.5万亩。

  二、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,拓展治理成效。坚持外围封育、边缘治理的工作思路,采取“乔、灌、草结合,封造、管并举”的综合治理措施,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、封沙育林,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,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。依托国家生态建设项目,连续实施三北防护林、天然林保护、防沙治沙示范区,退耕还林、青海海湖流域生态治理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、龙羊峡湖泊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、农业综合开发、禁牧封育,水土保持、三江源生态工程、对口支援等一大批生态骨干工程,争取实施海南州“三滩”引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,大力开展切古滩、塔拉滩、木格滩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通过生态治理和灌区建设、水源工程等措施,建立三江源地区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屏障。目前,该工程已列入《全国水利改革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《西部大开发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和《青海省水利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。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点建设,制定出台《关于贯彻落实青海省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海南州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实施意见》,加大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,积极发展舍饲畜牧业,推行家庭农牧场、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经营,严格控制草原载畜量,降低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。

三、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,扩大治理规模。突出共和县塔拉滩、切吉滩、贵南县木格淮等重点地区防沙治沙,科学编制《海南州荒漠化治理总体规划》《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沙漠化治理规划》《海南州贵南县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》《青海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总体规划》等,加快建设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,完成共和县塔拉滩封禁保护区封禁143.55万亩,人工促进自然修复30000亩,工程固沙压沙插干造林1600亩;贵南县木格滩、鲁仓封禁保护区封禁34.37万亩,压沙固沙9135.9亩。统筹推进“八大生态工程”,“十二五”以来,全州林业生态建设总规模达307万亩,天然林管护597万亩、重点公益林管护32万亩,新农村绿化123个;新育苗7500亩,出圃各类苗木1.06亿株,实现治沙造林种苗自给自足,紧密结合脱黄攻坚工程,加快林业产业发展,建成沙棘基地2.2万、构杞基地6.2万亩、核桃经济林1.2万亩、其他经济林0.37万亩,其中2.1万亩枸杞已进入盛果期、年产值1.47亿元。积极中报创建沙化治理示范区,贵南县、共和县先后被国家林业业局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,连续获批黄沙头、鲁仓两个国家级沙漠公园和木格滩、鲁仓两个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及茫曲镇国家湿地公园,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荒漠化研究定位站,逐步形成条块结合、整体推进的沙化治理格局。  

  四、坚持科技创新与生态治理相结合,提升治理水平。充分发挥科技对治沙建设的助推作用,在树种选择、治理模式、技术配套上下功夫、做文章,不断探索沙化治理新途径。先后实施共和县马汉台绿洲生态农业实验区、塔拉滩围栏封育实验区、人工生态实验区、杨树深栽实验区,贵南县黄沙头防沙治沙区、多什则沟深栽造林项目区等,立足“三滩”干旱严重、造林成活难的实际,严格遵循因地制宜、适地适树原则,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,大力推广锦鸡儿、柠条、沙棘等优良乡土树种和白榆、小 叶杨、青杨雄株等优质绿化树种的种植,普及抗旱节水造林,混交造林、封沙育林草、沙障设置等技术,有效提高治沙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,贵南县与青海大学农林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首创杨树深栽造林新技术,试验推广沙障设置、雨季直播柠条、容器苗造林等新技术,实施杨柳深栽造林12万亩,当年成活率达85%以上,沙漠地带三年后保存率保持在60%以上。着力将位于塔拉滩的海南州太阳能发电园打造成“生态绿洲”,累计投资3437万元,建成园区防风林带134公里6250亩,栽植各类苗木104万株。将光伏发电板立柱支架提高到1.2米以上,在发电板下种植优质牧草供小体型牲畜采食,实现了太阳能产业、生态环境保护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。

  五、坚持依法管护与政策激励相结合,强化保障能力。制定《关于对生态建设重点地区实行禁牧的决定》和《关于禁止采挖甘草的通告》等政策性文件,落实推进草原生态奖补政策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试点等工作,严格划定封育禁牧范围,严禁在沙漠边缘地带和林地、草原开垦和濫挖滥采,有效防范破坏生态植被现象的发生。全州划定草原禁牧区2778万亩、草畜平衡区2314万亩,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奖补资金24亿元。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草原管护体系,共和县招聘2238名生态管护员,加强“两滩”区域和生态脆弱区生态监管,坚决打击非法开垦、乱砍滥伐、毁林毁草行为。

  近年来,共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28起。贵南县修订完善《贵南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》,在组建壮大乡村林草管护队伍的同时,为县森林公安局专门配备3辆警车,抽调10名森林公安干警,对全县林草资源管护情况进行巡回督查。